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3期

信息动态
2008, 26(3).
摘要:
方法研究与探讨
基于时变期望车距与最大车速的跟驰模型
李迎峰, 史忠科, 周致纳
2008, 26(3): 1-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1
摘要:
为了精确模拟城市交通网络中行驶车辆之间的跟驰行为,在研究跟驰状态下车辆行驶特性的基础之上,考虑车辆行驶的最大限制速度和前车速度,对基于最大车速的广义力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跟驰模型将处于跟驰状态的车辆与前车之间的期望车间距看作是与前车、目标车车速相关的时变量.将该模型与基于最大速度的广义力(GF)模型分别用于模拟车辆跟驰过程,与实测数据进行图表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的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际的交通流特性.
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控制仿真系统研究
徐良杰
2008, 26(3): 5-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2
摘要:
运用交通流控制理论建立了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控制优化仿真模型,并利用VB搭建了交叉口内混合交通流控制仿真系统平台,选用VC++作为仿真二次开发工具,对微观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二次开发和参数校正;采用遗传-混沌混合优化方法,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其优化计算.并以武汉市中山路-胭脂路的小东门交叉口为例,进行交叉口信号设计与仿真,实践证明所开发的微观仿真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团块状单中心大城市的出行距离分布规律研究
周文竹, 王炜, 郭志勇
2008, 26(3): 9-13,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3
摘要:
城市出行距离分布是交通需求研究的基础.以紧凑布局的团块状单中心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种长度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居民出行总量在这3种不同长度下的分布规律.
虎门镇连升路干道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林晓辉, 徐建闽, 卢凯, 刘旭鹤
2008, 26(3): 14-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4
摘要:
依据各进口单独放行条件下的双向绿波信号控制方法,对东莞市虎门镇连升路进行了双向绿波信号控制设计,并阐述了虎门镇连升路干道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基本原理及软、硬件结构,最后介绍该系统的运行效果及特点.
基于马尔科夫链间距模型的静态车队车距分布解释
王法, 吉岩, 李力, 胡坚明, 张毅, 靳雪翔
2008, 26(3): 19-2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5
摘要:
实际观测表明,路边停车区泊车时的车间距分布符合高斯幺正系综分布,而道路交叉口红灯前车辆排队时的车间距分布符合高斯辛系综分布.文章探究了这两者的差别,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间距模型的解释.计算机仿真的结果表明,这个模型能较好的解释为什么在相似车辆运动情形下会产生2种不尽相同的分布;表明马尔科夫链间距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仿真领域.
基于道路功能的分层交通分配方法研究
徐中, 李旭宏, 陈大伟, 黄秋乐, 黎立冠
2008, 26(3): 23-2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6
摘要:
针对当前交通分配预测在宏观把握上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道路功能分层的交通分配思路、分配模型及算法.这种改进的方法从宏观层次到微观层次进行分配预测,有利于从不同层面校核分配结果,也有利于提高分配运算速度.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该方法的步骤,并与TransCAD STOCH分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基于道路功能的分层交通分配方法更接近于实际交通状况.
随机用户均衡条件下反推OD矩阵的可靠性研究
何明卫, 何民, 董仁
2008, 26(3): 27-3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7
摘要:
由于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求解的复杂性,人们对基于该模型的反推OD矩阵的可靠性提出质疑.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以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为实验平台,通过所设计的实验对随机用户均衡条件下反推OD矩阵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路段流量样本和初始OD矩阵等输入数据对反推OD矩阵可靠性影响明显,增加路段样本量或降低初始OD矩阵的偏差均能有效的提高反推OD矩阵的可靠性.
基于Moran模型的道路交通事故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温惠英, 邢康, 沈芬
2008, 26(3): 31-33,3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8
摘要:
基于国内某城市主要路网某年全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以Moran模型为基础,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空间位置及相互关系,探讨道路交通事故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空间聚集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强调了"位置"因素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分析事故产生原因的新方法,其应用为进一步提出具体预防措施以及验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点火提前角控制试验研究
彭雪飞, 王云鹏, 隗海林
2008, 26(3): 34-3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09
摘要:
针对采用电控多点顺序喷射系统的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采用改变原汽油机点火基准信号的方法,实现发动机使用CNG时点火提前角的增大,通过台架试验,定量研究点火提前角对其排放性能和动力性能的影响,确定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案,依据此方案设计了基于PIC单片机技术的点火提前控制器,有效提升了两用燃料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的动力性能.
运输方式选择的模型及算法研究
梁雪玲, 靳文舟
2008, 26(3): 38-39,4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0
摘要:
运输方式的选择条件包括运输货物的种类、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其中,运输货物的种类、运输量、运输距离是由货物自身的性质和存放地点决定的,属于不可变量.文章试图通过这些不可变量来建立运输货物的总成本模型,并用混合整数规划来求解模型,从而找到最优的运输方式.
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客流保障策略研究
傅搏峰, 吴娇蓉, 陈小鸿, 谢小孝
2008, 26(3): 40-4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1
摘要:
基于郊区轨道交通客流的广阔发展前景,以上海轨道交通为例,结合客流调研数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影响郊区轨道交通客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加强站点周边区域多功能开发,配置科学合理的一体化换乘系统,联合公交运营企业构筑一体化城市客运交通模式等郊区轨道客流规模保障策略,扭转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客流低迷、效益低下、建设经营成效甚微的现状,实现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建设及营运的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
进展述评
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策略影响因素分析
王殿海, 杨希锐, 李凤
2008, 26(3): 45-4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2
摘要:
当前,公交优先已从一个口号逐渐演变和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方针和任务.而公交优先发展策略的制定必须符合城市的发展理念和交通发展战略,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策略的宏观因素进行分析,使其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这也是推进城市公交优先的关键所在.
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系统信息感知技术综述
王贵槐, 万剑
2008, 26(3): 50-5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3
摘要: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汽车驾驶安全日渐重要.围绕人-车-路系统中的人和路开发车载汽车安全驾驶支持系统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智能运输系统的交通安全研究中,与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信息感知技术研究主要有:车辆状况检测、交通环境的检测、非常规条件下驾驶员视觉增强和对驾驶员的检测等.文中将对上述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技术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研究动向.
应用研究
基于进化计算的多车场洒水车路径优化问题求解
李小花, 朱征宇, 夏梦霜
2008, 26(3): 55-59,6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4
摘要:
在利用进化计算对多车场带有容量限制的弧路径规划问题 (multiple depot capacitated arc routing problem, MDCARP)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数学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现实生活中洒水车路径优化问题的需要.针对此问题,将传统遗传算法的种群结构进行改进,采用有效的种群初始化策略并设计出新颖且高效的进化算子,通过进化计算对数据的求解,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从而证明了该算法能解决一定规模的MDCARP问题.
一种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
刘军, 艾力·斯木吐拉, 马晓松
2008, 26(3): 60-6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5
摘要:
对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a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想,提出了基于DBSCAN方法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方法及其改进思路,并且结合J2EE技术,实现了一个Web环境下的交通事故数据挖掘系统 ,阐述了基于J2EE的交通事故挖掘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改进的突变评价法在干线公路过境方案决策中的应用
涂圣文, 过秀成, 孙志华, 袁昌鹏
2008, 26(3): 65-6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6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的公路过境方案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过境公路方案进行决策.该方法对多层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将底层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后,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计算, 得到总突变级数值,从而实现对方案的综合评判.评价实例表明,该方法可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且计算简单、可靠性高.针对突变评价分值偏高的缺点,设计了分值变换方法,使得该评价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基于区间数的公共交通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
荣利利, 靳文舟, 王晓巍
2008, 26(3): 69-7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7
摘要:
利用区间数评判理论对澳门的公共交通网络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根据澳门城市公共交通的网络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澳门居民的出行特性,在考虑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澳门公共交通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区间数的评价原理,在确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专家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评判,使评价体系建立在澳门公交的实际发展状况之上,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基于层次分析法及F评判技术的停车诱导区域划分方法研究
沈良
2008, 26(3): 73-7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8
摘要:
在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中,涉及到诱导信息分层及停车区域划分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划分的方法,将F综合评判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可较好地进行停车小区划分方案评价及选择,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道路运输企业公营私营车辆能耗差异分析研究
李显生, 王云龙, 蔡凤田, 董国亮, 刘莉
2008, 26(3): 76-7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19
摘要:
统计企业公营车辆的能源消耗水平以表征整个企业的车辆能源消耗水平,需要验证企业公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与私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的差异性.运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方法,对道路运输企业公营车辆与私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道路运输企业中公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与私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没有差异.
基于TransCAD软件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吴春雷, 常玉林
2008, 26(3): 79-8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0
摘要:
为了简化交通影响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计算步骤,降低计算难度,提出了进行过境交通量预测的基本思路.根据调查路段交通量,利用TransCAD软件反推现状出行OD矩阵,再根据反推的OD矩阵标定重力模型参数推算出各小区出行产生量;然后利用简化的出行分布和交通分配的组合程序,得到预测的未来年路段过境交通量;应用出行率法得到项目交通产生量,通过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可得到未来年由项目产生的路段交通量.将路段交通量叠加,得到未来年路段交通总量,以此为基础计算服务水平,作为交通影响分析的依据.
基于AutoCAD.DXF的道路网络模型的研究
李芳珍, 许伦辉
2008, 26(3): 83-8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1
摘要:
在Visual C++6.0编译环境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技术结合C++语言,设计了城市路网模型.首先利用CAD技术绘制了交通地图,以DXF文件的形式保存起来;然后用Visual C++编译器实现了道路网络模型的开发.快速、准确地建立了道路网络模型.
基于K-近邻核估计的港口空箱吞吐量预测研究
孙浩, 陈小鸿
2008, 26(3): 86-8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2
摘要:
空箱吞吐量的预测结果可以作为空箱调运的参考,有利于港口的合理规划和作业安排.以香港港口为例,采用K-近邻核估计对港口空箱吞吐量进行回归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参数回归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K-近邻核估计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都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
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唐建桥, 李新民, 王慈光, 王如义
2008, 26(3): 89-91,9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3
摘要:
在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从实现广义运输总费用最小化的原则出发, 建立了一种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优化模型,并运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从理论上探讨该模型的求解,并列举了一个可提供6个中转地和3种运输方式的算例进行分析说明,确定合理的最佳运输路线和最佳运输方式选择的联运方案,使广义运输总费用最小.
连续型浮置板的长度对轨道交通中车辆振动的影响
杨广军, 谢晓鹏, 李广慧, 董晓马
2008, 26(3): 92-9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4
摘要:
在对具有浮置板结构的无蹅轨道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连续现浇型浮置板结构的力学模型,即弹性支撑的Bernoulli-Euler梁模型.通过对连续型浮置板结构不同的纵向长度尺寸布置对车辆系统的振动响应影响的分析,求得轨道交通无蹅轨道中连续型浮置板结构合理的布置方式.
系统研制
基于ARM9的ZPW-2000A轨道电路分析系统设计
翟登, 戴胜华
2008, 26(3): 97-10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5
摘要:
介绍了基于S3C2410X的嵌入式测试系统的结构、用途和特点,以及对ZPW 2000A进行测试的原理和算法.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通过对信号频谱做细化处理,可大幅度提高频率测试精度.实际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对移频信号进行准确的频率测量.
基于运行车速法的交互式道路安全选线CAD系统研究与应用
钟晶, 蒲浩, 谢春玲
2008, 26(3): 101-10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6
摘要:
基于<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推荐的运行车速计算模型,结合交互式线路设计思想,采用多视窗的平、纵、横、运行车速一体化设计,将道路安全评价和CAD集成,既实现了道路安全审计,又方便设计方案的修改.同时将运行车速与三维仿真结合,模拟车辆在设计线路中的运行车速,实现了在三维仿真场景中的安全检查.
出租车近距离自主呼叫系统设计
王学慧, 陈新, 丁立波, 杨圣芳
2008, 26(3): 105-107,14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7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出租车呼叫方式,通过站点设置的呼叫装置发出需求信号,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空载出租车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响应,被选中的出租车相关信息反馈给站点的乘客.这种方式能实现完全自主呼叫而无需调度中心支持,因此能实现出租车的快速调度.
基于TC35i公交站信息显示系统设计
许伦辉, 刘风磊, 眭相林
2008, 26(3): 108-110,12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8
摘要:
介绍了基于TC35i的公交站信息显示系统的整体设计.分析了系统硬件电路,对TC35i接口和电源电路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提示.对通过AT命令控制TC35i进行短信接收的过程进行了示例介绍,给出了主程序的流程图.
技术开发
沥青路面微波热再生实验系统及仿真优化
吴金花, 史金飞, 朱松青, 张志胜
2008, 26(3): 111-113,1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29
摘要:
为了提高微波辐射加热沥青混合料的能量利用率,根据矩形波导传输和广义传输线相关理论,分别建立了磁控管最佳安装位置及加热器离地面最佳辐射高度模型,利用IE3D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可使反射系数减小,能量利用率提高.根据沥青路面材料在微波作用下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加热器并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沥青料温升增大,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优化的可靠性.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若干技术问题
刘根昌
2008, 26(3): 114-1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30
摘要: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计算、设计、调整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变i法及其公式,给出了满足AC-16、SMA-16和Sup-12.5级配的i值范围;将0.075 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FAP指标,以此检验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给出了满足SMA-16型级配的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为SM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综合考虑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提出的动抗压强度(DCS)指标 能较好体现工程实际中车辙的形成规律,有效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的区分率.
全厚式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数值模拟
尹祖超, 钱振东
2008, 26(3): 119-12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31
摘要:
路面各层间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性能.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全厚式沥青路面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并采用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以及土基顶压应变3大指标分析其对路面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全厚式路面来说,基层与底基层之间保持连续比面层与基层之间保持连续更为重要.根据路表弯沉计算最大路面寿命,若沥青稳定基层与底基层之间是不连续的,则其路面寿命由沥青层底拉应变决定;反之,路面寿命则由土基顶压应变决定.
不同拓宽连接方式对旧桥受力状态的影响分析
钱江, 艾军, 张丽芳
2008, 26(3): 123-12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32
摘要:
针对桥梁拓宽新旧桥跨径不等的情况,结合塘河大桥的拓宽实际,利用ANSYS进行拓宽的仿真模拟.分析了当横向拓宽分别采用刚性连接(刚接)和铰接时,在汽车荷载作用下旧桥的纵、横向应力的变化,得出刚接比铰接能提供更大的横向连接刚度,铰接的应力分布较均匀,整体应力水平较刚性连接低的结果.同时对日照温差进行了分析,刚接增加了箱梁内的日照温差应力数值,且对箱梁翼缘板应力的影响要大于对箱梁梁体应力的影响.
商界高速公路丹江特大桥整体式预应力盖梁施工控制技术
陈生铸
2008, 26(3): 127-129,13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33
摘要:
双向6车道整体式大体积盖梁,其施工支架支撑难度大,预应力施工工艺烦琐,技术要求高.针对以上2点,通过理论计算,实践总结,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工艺上严格要求,使盖梁施工取得成功.
隧道超浅埋段暗挖施工控制技术
陈新焕
2008, 26(3): 130-13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34
摘要:
以商界高速公路何家园隧道为工程实例,介绍了覆土只有2.8~5 m、地层为松散、破碎、强风化软弱围岩的山间暗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地表沉降、加强支护和爆破施工等关键技术.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危险场景设计研究
谢春荣, 万华森, 熊坚
2008, 26(3): 133-13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35
摘要:
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多种类型的交通事故案例,提炼出2种较具代表性的危险场景进行仿真试验分析,提出了基于驾驶模拟器危险场景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场景进行了详细的试验设计及建模分析,并对其进行计算机及驾驶模拟器仿真演示.
基于MAPGIS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与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叠加图的研究与应用
赵丽, 焦伟赟, 彭思义, 李斌
2008, 26(3): 137-14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8.03.036
摘要:
基于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1999~2005年)及全国单灾种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利用MAPGIS 6.5软件,研究建立1∶1 800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与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叠加图查询系统,提出路线层面和区域层面2种应用模式.